讲述疫苗的故事:广东科学中心推出“希望之苗”科普展

12月31日,广东科学中心将推出“希望之苗”展览,通过系列互动多媒体、实物展品和艺术装置,阐明疫苗发明背后的科学原理,展示疫苗快速开发、生产、运输和分配的幕后故事。展览在广东科学中心二楼专题展厅面向公众开放,元旦假期照常开馆,观众关注购票预约入馆即可参观。


展览入口。

广东科学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新冠病毒疫苗的成功研发源凝聚了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无数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本展览旨在向公众展示,这些具体细微的‘汗水’如何共同浇筑培育成这棵带来生机的希望之‘苗’。”

据悉,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危机四伏:一种新的病毒”“万众瞩目:我们需要研发一种新的疫苗”“呼之欲出:试验、结果和批准”“扩大生产:从实验室到工厂”“横空出世:疫苗推出”“不惧将来”6个展区,共有23件展品。展览还特别邀请了艺术家团队创作了2组艺术装置“我们”和“哲思”,对展览主题进行艺术解构,激发观众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状态,思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展览现场。

展览精心设计多媒体游戏和机电互动装置,让公众以角色代入的方式,主动探究展项传达的核心科学原理。例如,在自主开发的免疫细胞游戏——“免疫英雄联盟”中,观众通过扮演不同的免疫细胞角色,卷入激烈的病毒大战,以此认识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几种常见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区别;在疫苗运输策略游戏——“疫苗运输挑战”中,观众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等压力条件完成疫苗运输任务,通过刺激挑战的游戏闯关环节,更好地理解疫苗从工厂到个人接种的全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


展览设置了多媒体游戏和互动装置。

展览还大量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纪实还原疫苗的研发、生产、接种各环节的人物故事,深入工厂、车间、医院和实验室等环境进行拍摄,让科学家、医生、志愿者、疫苗运输司机面对镜头,结合来自一线场景的真实展品,分享他们携手培育希望之苗的宝贵经历。

据了解,本展览由广东科学中心和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印度科学博物馆协会联合研发,英国惠康基金支持,三方基于共同的展览框架,结合各国需求和实际研发制作了自己国家的展览。三国展览同步于2022年底对外开放,并将在未来两年内在各自国家巡回展出。


展览现场。

【亮点展项】

1.免疫细胞联盟

展项为互动多媒体小游戏,观众通过操控手柄,模拟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联合作战,共同杀死病毒。游戏帮助公众形象地理解巨噬细胞主要起到吞噬病毒,B细胞分泌抗体,T细胞杀死被感染的体细胞等作用。

2.疫苗军团

展项为模型配合多媒体演示5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的设计原理,包括减活、灭活、亚单位、MRNA、重组疫苗等五种。观众选择不同的疫苗,可通过剖面立体模型清晰地观察疫苗的有效部分,并结合多媒体直观了解其技术路线原理。


观众正在参观。

3.疫苗运输挑战

疫苗运输策略游戏帮助公众更好了解疫苗是如何从工厂到个人接种的过程,需要公众在时间和金钱等成本压力下去完成疫苗运输任务,通过体验可以清晰了解疫苗运输的几个关键环节,以及运输过程中对温度的严格控制。

4.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是指人或动物群体获得免疫力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后,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不被传染。不同传染病的免疫阈值不同,展项挑选了百日咳和骨髓灰质炎两种传染病,选择不同的免疫比例,观察疾病传播情况,可清晰地看到达到免疫阈值后将实现群体免疫。


展览现场。

5.艺术装置

展览邀请跨界艺术家郭青等组成创作团队,以解析与重构的方式,将雕塑、当代水墨、装置、园林设计、影像、高科技新材料、AI技术、音乐、灯光、多媒体等多种材质和创作手段融汇贯通,创作了“我们”“哲思”两件大型复合式艺术作品,试图通过艺术的视角和表现手法,传递值得信赖的声音,让人们走近新冠病毒疫苗,走进因疫情而改变的生活,激发观众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状态,思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发现生命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记者】卞德龙

【图片】李细华

【通讯员】王建强

【作者】 卞德龙;李细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