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发布:2022-07-30 13:56:39 论语·子路篇·第四章(论语13.4)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原文朗读)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翻译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教如何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出去了。孔子说:“真是个小人啊!樊迟这个人!居于上位的人爱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道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四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幼子前来归服,何必要自己来种庄稼呢?”

评析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解读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把克己复礼当成毕生事业。在孔子看来,如果为政者把精力放在生活的具体事务上,就是舍本逐末了。儒家认为社会有分工,种庄稼蔬菜等耕作之事是小老百姓的分内之事,而居官为政者则需要学习如何修身立德,重视礼、义、信。只要做好这些,百姓就会主动来归附。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于培养为政的人才,因此以“文、行、忠、信”四科为教育内容,而种田种菜等劳动生产之事不在其教育之中。

原文注音樊fán迟chí请qǐng学xué稼jià,子zǐ曰yuē:“吾wú不bù如rú老lǎo农nóng。”请qǐng学xué为wéi圃pǔ,曰yuē:“吾wú不bù如rú老lǎo圃pǔ。”樊fán迟chí出chū。子zǐ曰yuē:“小xiǎo人rén哉zāi,樊fán须xū也yě!上shàng好hào礼lǐ,则zé民mín莫mò敢gǎn不bú敬jìng;上shàng好hào义yì,则zé民mín莫mò敢gǎn不bù服fú;上shàng好hào信xìn,则zé民mín莫mò敢gǎn不bù用yòng情qíng。夫fú如rú是shì,则zé四sì方fāng之zhī民mín襁qiǎng负fù其qí子zǐ而ér至zhì矣yǐ,焉yān用yòng稼jià?” 猜你想看:《论语·子路篇》原文及翻译|论语全文 修改时间:2023-02-11 11:37:53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www.lunyu8.cn/2/zl/114.html

上一则: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下一则: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本文地址】


平台注册入口